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情况概述(2015-2018年)上

2020-09-16 来源:季 浩(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

 

自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颁布以来,作为“幸福产业”之一的体育产业在新时期正不断迸发出巨大发展潜力和勃勃生机。2015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统计局已连续四年向社会发布了体育产业发展宏观数据,这些统计成果在体育产业宏观政策制定、指导产业实践、引导社会投资等多个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产业总体现状概况

 

(一)体育产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显示,我国体育产业共分11个大类、37个中类、71个小类,涉及整个国民经济20个门类中的18个门类,共178个国民经济小类,内容涵盖产业管理活动、制造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

 

值得注意的是,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工作(不论事业还是产业内容)时,体育产业的内涵与日常所提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是有所不同的。在《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体育产业的范畴涵盖了传统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项体育工作,是现有官方文件中对体育工作内容较为全面和完整的描述。而体育产业统计则是全口径展现体育工作经济学特征的主要工具之一。

 

(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体育产业核算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26579.2亿元,相较于2015年的17107亿元,累计增长了55.4%,年均增长率为16%。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10078.3亿元,相较于2015年的5494.4亿元,累计增长了83.4%,年均增长率约为22.5%。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近年来持续提高,由2015年的0.8%上升到2018年的1.1%,体育产业正朝着《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所设定的支柱性产业目标坚实迈进。

 

(三)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吸纳就业强劲

 

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数量不断增多,我国体育产业法人单位的数量从2015年的11.6万余家,增长到了2018年24万家,增幅达到105%,年均增长率约为27%。体育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从约363万增加到464.9万,增幅达28%,年均增长率为8.5%。

 

此外,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体育个体户达到33.4万个,从业个体人员约为105.6万人。

 

(四)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核算显示,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中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3.7%、64.8%、1.5%。而2015年的同比数据为50.2%、49.2%、0.6%。

 

近年来,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在整个体育产业增加值中占比由2015年的49.2%大幅提高至2018年的64.8%,增长了15.6个百分点。体育服务业对体育产业总产出、增加值的贡献率大幅提高,产业结构正逐步优化,尤其是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培训与教育、其他体育服务、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爆发式增长,有力促进和支撑了大众多层次的体育消费,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的特征不断显现。

 

(五)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的利好消息不断涌现,体育产业促进政策持续出台,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各省区市也积极出台配套文件,推动体育产业在各地的快速发展。同时,各级体育管理部门大幅度简政放权,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等一系列体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各类社会资本不断投入体育产业领域,形成了较为火热的产业发展市场氛围。而大众健身意识不断觉醒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能和消费端支撑。

 

二、主要产业领域发展情况

 

从体育产业的11大类别来看,除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销售、贸易代理和出租两大类总体上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外,体育产业其他大类普遍呈现出高速发展,甚至爆发性增长的势头。

 

(一)竞赛表演业市场日趋成熟

 

随着足球中超、CBA、昆仑决等国内职业赛事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体育竞赛表演业日益繁荣,职业赛事的火热带动了市场各类资本的介入,公众的观赛热情被激发,各类职业俱乐部营收水平稳步提高,造血机制和能力不断丰富。自2015年以来,竞赛表演业市场规模和增加值保持了年均25%和25.1%的增速。

 

(二)健身休闲活动蓬勃兴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觉醒、健身习惯的不断形成,健身休闲业也随之不断壮大,马拉松热、广场舞热、山地户外热、骑行热等健身热潮充分体现出公众参与体育健身热情,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出和增加值均保持了年均54.8%和54.5%的高速增长(见下图)。

 

(三)体育场馆服务效益不断改善

 

作为大众健身、举办赛事最基本的硬件条件——体育场馆,近年来的建设和功能挖潜取得了较大进展,随着体育场馆供给的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底,全国体育场地316.20万个,体育场地面积25.94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6平方米。)以及体育场馆“两改”工作深入推进,各类体育场馆服务业急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2018年,体育场馆服务业规模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产业规模和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45.4%和23.1%(见下图)。

 

(四)体育经纪代理、广告与会展、表演与设计服务日益繁荣

 

伴随着体育赛事、群众性体育活动、产品升级等体育核心业态的快速发展,与之配套的经纪、广告、设计等专业化服务也得到快速发展,加上产业分类调整等因素,该产业类别的规模、增加值呈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较2017年分别上涨了291.4%和330.9%,2015—2018年,年均增速分别达到89%和96.5%(见下图)。

 

(五)体育培训市场爆发式增长

 

随着滑雪、网球、跆拳道、武术、攀岩、橄榄球、体能训练等一些具有一定技术门槛的运动项目逐渐普及,直接带动了培训市场的火热。同时,科学锻炼的理念、个性化服务需求也推动了培训市场的快速发展。此外,新一代家长对子女健康的关注也催生了庞大的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加上“四经普”地毯式清查等因素,2018年体育培训市场规模和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大幅增长了4倍和4.3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1.5%和74.9%,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强劲势头(见下图)。

 

(六)体育传媒和信息服务高速增长

 

体育+互联网、体育+大数据、体育+文化、电子竞技、体育信息服务等新兴业态和体育自媒体平台等不断涌现,以及传统媒体内容的不断丰富,极大促进了体育传媒和信息服务的跳跃式增长,2018年产业规模和增加值年度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48倍和2.99倍,2015—2018年,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1%和78%。

 

(七)其他体育相关服务日益丰富

 

涵盖体育旅游、体育康复、体育科技等行业的其他体育服务,随着大众生活方式、生活品质、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提高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产出和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66.4%和64%,且呈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