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谱写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06-28 来源:中国体育报

近年来,青岛体育坚持以办人民满意体育为目标,全面推进体育强市、健康青岛和国际时尚城建设,体育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体育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202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增强市民幸福感

 

健身活动丰富多彩。以健康跑、登山节、社区健身节、沙滩体育节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六大板块”活动持续举办20多年,影响力不断扩大。每年举办市级大型全民健身活动60余项,区市级活动300余项,社区级活动1000余项,直接参与群众超500万人次。场地设施更加完备。连续6年把全民健身场地建设纳入“市办实事”,全市各类健身场地设施1万余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29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主城区“8分钟健身圈”和农村健身工程全覆盖。健身指导形式多样。全市全民健身辅导站点5400余个,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9名。每年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六进”和体医融合专家进社区活动,选拔“十百千万”健康大使,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青岛模式”。疫情期间积极开展居家健身,相关做法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典型案例。

 

竞技体育成果丰硕,提升市民荣誉感

 

竞技比赛捷报频传。连续3届奥运会青岛籍运动员实现金银铜牌“三色全满贯”。亚运会、青奥会,青岛输送运动员表现出色。第13届全运会、第2届青运会青岛金牌数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第24届山东省运会,青岛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均居全省首位,并包揽大会7个奖项第一。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建成7个国家级、17个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高水平运动员400余名,输送数量质量均居山东省首位。培养了张娟娟、张继科、陈梦、于颂等奥运和世界冠军。“体教融合”深入推进。出台体教融合实施意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建立体教融合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较完备的体育后备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先后在全国、全省青少年体育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体育产业提质增速,提高市民获得感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增加值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2020年达2.12%。初步形成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彩票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体系。建成国家体育产业基地5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9个。体育消费持续拉动。入围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推出体育消费劵派送活动。召开时尚体育产业大会,举办时尚体育节、冰雪运动季,牵头成立胶东五市冰雪运动产业促进会。项目招引成绩喜人。即墨蓝谷电竞产业园成功签约,世界羽联青岛国际交流中心项目基本完工,中国足球学院青岛分院顺利开工,中国休闲体育运动学院落户莱西。建成国内首个全市场化运作的体育产业交易平台,每年100余家企业与体育牵手合作。

 

品牌建设实现突破,增加城市知名度

 

“帆船之都”享誉内外。引进克利伯、世界杯等10多项国际帆船赛事,创办“远东杯”帆船拉力赛等自主品牌赛事,青岛国际帆船周·海洋节连续举办十二届,成为全球知名帆船盛会。“足球之城”强势归来。黄海青港队夺得2019中甲联赛冠军,青岛足球时隔六年重返中超,四支职业足球队同时征战职业联赛创造历史。成功申办2023亚洲杯,“哥德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落户青岛。全市每年举办群众性足球赛2000余场,常年参与足球活动人口近50万。时尚体育大放光彩。发起成立时尚体育城市战略联盟和胶东经济圈体育协同发展联盟,参与创办青岛国际时尚季。积极引进、承办时尚体育赛事,世界柔道大师赛、全国游泳冠军赛、CBA全明星周末等一批高端赛事花落青岛。创办青岛马拉松、海上马拉松、城市定向赛、崂山100越野赛等本土品牌赛事,让城市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