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深圳经验”

2023-02-17 来源:中国体育报

广东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建立了保障全民健身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健身设施、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深圳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促进市民综合素质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

 

加大体育场地设施投入 提升健身设施品质

 

深圳不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力度,探索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试点城市建设,建成体育主题公园42个、大型体育场馆58座、足球场1216块、各类健身步道1453公里,30411片体育场地设施将体育基因渗透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更好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印发推进文体设施进公园实施方案,完成5个体育主题公园和100个社区体育公园的新建改造。依托“i深圳”搭建“一网统管、一体统筹、一键预约”平台,实现快捷订场、平台支付、场馆在线导航等功能,方便市民参与健身。推动体育设施智能化提升,规划至2025年建设300套室外智能健身器材建设。

 

打造创新品牌 构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体系

 

深圳建立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网络,以活动促普及、以比赛促提高,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空前活跃,市民健身意识逐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42.9%。构建“一月一品牌”活动体系,推动文体旅融合。“深圳杯”系列品牌效应突显,举办“深圳杯”业余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联赛等活动。筹划举办深圳市运动会、智力运动会、社区运动会。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群众赛事活动。

 

加强健身指导 引领全民健身运动健康新风尚

 

深圳积极构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长效机制,市民体质健康显著提升,国民体质合格达标率达91.2%。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科学健身指导网络建设成效显著。市、区两级成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国民体质测定站、体育义工组织,全市街道、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每年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活动1万场次,为5万人次市民提供体质测试服务。

 

发动社会力量 构建更高效率的全民健身工作网络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体育社会组织经历了高速的孵化期,总体数量大、涵盖项目广、社会化程度高,全市899家体育社会组织成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力量。推动体育组织成为全民健身生力军,充分发挥购买服务、职能转移等方式将相关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提高社会组织参与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调研梳理全市体育社会组织基本情况,对重点体育社会组织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业务指导,解决直接登记体育类社会组织无业务主管单位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先行,平稳过渡;加大经费支持。

 

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助力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深圳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全民健身迈上新高度。竞技引领健身风尚,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脱颖而出,在各类国际大赛屡创佳绩。体育产业实现“弯道超车”,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长,2021年总产出1271亿元,体育产业对全民健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升。WTA年终总决赛、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深圳赛区)、沃尔沃高尔夫中国公开赛、世界无人机锦标赛、NBA中国赛等一系列高端国际赛事落地深圳,极大推动城市体育运动发展。(转自2月16日《中国体育报》02版,作者: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