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深圳全民健身工作彰显特色
广东省深圳市以创建全民健身模范市为目标,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使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当地建立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网络,以活动促普及、以比赛促提高,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空前活跃,市民健身意识逐步增强。深圳市以全民健身重大节日为契机引导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每年组织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市民长跑日、来深青工文体节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的品牌活动。同时,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举行各种主题性体育活动。先后举办了“深圳杯”业余足球、羽毛球联赛,深圳市篮球联赛、深圳市“网协杯”业余网球团体赛等适合不同人群、不同运动项目的主题性体育活动,各区、各系统也举办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引导市民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使健身成为新时尚。
深圳市夯实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市民幸福获得感。当地以满足市民基本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开拓思路、深挖潜力,探索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试点城市建设,解决市民“去哪儿健身”。2005年以来,深圳以申办、承办大运会为契机,新建了大运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等22个重大体育设施,维修改造了深圳体育馆、市游泳跳水馆、罗湖体育馆、宝安体育馆等36个大型场馆,目前全市已拥有大型体育场馆50座,各区体育场地“四大件”基本全覆盖。深圳市还制定了《深圳市加快建设公园文体设施提升文体功能工作方案》,编制《深圳市公园内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指引》,以现有公园为载体,在保障绿地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公园体育设施,推进架山体育公园、光明足球特色公园等一批体育特色主题公园建设,推进公园建设智能健身器材,打造符合深圳城市品位的全民健身示范工程。此外,充分利用城市预留地、社区广场、边角地、插花地、街头绿地、河道两岸、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闲置土地资源建设或改造健身场地设施,推动打造15分钟健身圈。
深圳市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引导体育组织健康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是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力量,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社会组织改革一直走在前头。深圳市体育社会组织经历了高速的孵化期,体育社会组织数量大、涵盖项目广、社会化程度高,通过积极引导,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大格局。
当地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全民体质健康,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体育事业发展的成果。近年来,深圳市积极构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长效机制,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深圳市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意见》和《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从组织管理、培训教育、上岗服务、工作保障等方面对全市3万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规范化管理。
深圳市以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契机,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动员有力、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新格局,更好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需求,不断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彰显新形势下全民健身工作的“深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