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 全民健身 重大赛事 产业建设齐发力 广西体育强区建设步履铿锵

2021-04-09 来源:中国体育报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十三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战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广西体育“123458”工程,深化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重大赛事等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和突破,体育综合实力和影响有了较大提升。

 

竞技体育暖起来

 

3分45秒54!这是20岁的广西中长跑运动员刘德助,在202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1500米决赛中跑出的成绩,与冠军的成绩3分45秒25,仅有一步之差。这是时隔41年后,广西运动员重获全国赛男子1500米银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西竞技体育曾在中外体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开始走下坡路,并长期在低谷徘徊。

 

“十三五”期间,广西体育战线卧薪尝胆,连续五年狠抓训练和作风,开展史上管理最严格、规模最大的冬训,一批运动员开始冒尖。时隔30年,广西体操队(黄明淇)再次获得全运会体操单项冠军;时隔20年,“亚洲女飞人”韦永丽成为中国第二个跑进百米11秒的女运动员;时隔10年,广西男子举重运动员(韦胤廷)再次夺得举重世界杯赛冠军;冬季项目,申思涵在全国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及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是广西首位获得全国冬季项目成年组比赛冠军,历史性书写了广西体育新篇章。

 

“健儿们的优异表现也促使广西竞技体育成绩逐渐回暖。2016、2017、2018、2019年,广西运动队连续4年获得全国大赛金牌数都有提升;2018、2019年,广西运动员连续两年参加世界三大赛获奖牌数、金牌数都有提升。”自治区体育局负责人表示。

 

全民健身热起来

 

2020年12月19日,200多名来自南宁市各县区的运动达人齐聚南宁市体育场,开启了南宁市第一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的角逐。这项赛事是南宁市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激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国标”赛事,将集中测试参赛选手的速度、柔韧、耐力、灵敏和力量等身体素质,让参赛者直观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为今后参与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广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探索,着力推动包括南宁市在内的18个试点市县建设。聚焦群众“健身难”“健身贵”问题,我区不断加大体育场地和设施供给力度。2016年以来,全区建设了超过5000个体育场地和设施。截至2020年底,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1平方米,较“十二五”末增长66.12%。极大缓解了“群众去哪儿健身”的矛盾;全区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100%、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100%;全区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达100%。

 

与此同时,广西建立健全了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办赛机制,全区实现周周有比赛、月月有大型群众赛事。2019年,全区举办1088项重大群众赛事活动,全区马拉松赛从2015年的1场迅速跃升到2019年的30场,成为全国举办马拉松赛最多的省(区)之一。2020年,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自治区创新举办“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线上系列体育赛事活动,浏览、观看和参与的总人数超1.19亿人次。日益丰富的赛事活动不断激发群众健身的热情,截至2020年底,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1960.46万人,比例达到39.8%,较“十二五”时期增长4.89%。

 

重大赛事旺起来

 

你能想得到吗,爬树也能成为网红!2017年“环广西”举行期间,因围观的人实在太多,马山县古零镇时年65岁的妇女黄春勤,为了看一眼“世界级的比赛”, 索性爬上树足足呆了40多分钟。她爬树观赛的照片被网络疯转后,她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网红”。

 

“环广西”不但让人成了“网红”,也让广西成了“网红”。2019年“环广西”首次实现6站全程直播,覆盖全球193个国家和地区、超10亿人群;各媒体累计播放广西和承办城市形象宣传片时长2.5小时,展示了广西壮美的生态环境、山水风光以及城乡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让世界进一步认识了广西。

 

“十三五”期间,“环广西”、“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漂流世界杯、城市围棋联赛等一批国际顶级赛事,先后落户广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平体育赛事。2016至2019年,全区每年举(承)办自治区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超过250项,其中国际级体育赛事在50项左右,使广西一跃成为面向世界,特别是东盟的重要区域赛事中心。

 

体育产业壮起来

 

马山县古零镇三甲屯村民梁芳玲曾只身在外打工漂泊多年。2017年,中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落户三甲屯后,回到家乡的他经过培训考核成为了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018年,他成了攀岩小镇飞拉达营地的一名工作人员,吃上了“体育饭”。如今,在家门口就业的他不仅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庭,成了广西体育产业发展壮大的受益者。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把体育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广西一年四季适宜体育运动,非常适合发展多种多样的体育业态。为把体育产业打造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5年来,自治区出台实施了12项体育产业方面的重大规划和政策文件,在全国率先启动编制城乡体育设施专项规划,推动体育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与文化旅游、林业、农业农村部门签署共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合作协议,成为全国首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省(区、市)之一。

 

一个又一个重大体育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占地约1万亩的中国—东盟健康运动产业园已在防城港揭牌;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东盟拳击学院已初步落实选址意向;总投资135亿元的广西射击射箭中心正在选址;南宁三塘智力运动综合体、上林国际马术运动康养基地、武宣七星湖体育综合体等4个项目于2020年12月19日同时开工,总投资约155亿元……这让人们看到了广西体育产业火热的发展态势。

 

“十四五”美好蓝图催人奋进

 

3月,广西田径选手刘德助破纪录、冰雪选手则是捷报频传,这对广西体育的“十四五”来说无疑是个喜庆的开门红。

 

与此同时,2021年广西体育活动将呈现好戏连台,全年将组织开展自治区级以上重大赛事活动300项以上,并力争恢复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国际赛事。

 

今年,自治区体育局将实施体育赛事兴旺工程,鼓励各地及社会力量兴办体育赛事,丰富线上线下体育活动。组织“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广西体育十大系列百项精品赛事。其中,将举办40场以上“奔跑吧·广西”生态马拉松和红色马拉松系列赛;组织“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系列活动;将举办第十三届广西体育节;第三届广西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开展第六届广西万名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百县千乡活动、广西“拔群杯”篮球赛及中国农民丰收节广西会场活动等。

 

今年将进一步深化国际体育赛事合作,力争恢复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漂流世锦赛、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等。并想方设法办“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城市围棋联赛及中国—东盟城市网球赛、马拉松赛等。

 

为了迎接东京奥运会、陕西全运会、北京冬奥会等一系列重大赛事,广西自治区体育局强化备战工作,深化“精心教育、精进训练、精细管理、精到服务”专项行动,全力做好重点项目、重点队员等服务保障。力争在东京奥运会或北京冬奥会上获取一枚以上奖牌;陕西全运会则是力争取得四枚以上金牌,在全国排名比上届有较大进步。

 

针对陕西全运会及长远发展,制定实施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跳水等项目振兴计划,做强做实举重、体操、摔跤、田径、水球等优势项目,提升竞技体育整体水平。

 

“十四五”是广西建设体育强区、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广西将深入实施体育强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抓实“六个突出”:即突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突出体医融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突出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突出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提升广西运动员争金夺牌实力;突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打响“绿色生态运动就在广西”品牌;突出深化体育对外交流,建设面向世界特别是东盟的重要区域赛事中心。筹办好2023年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

 

围绕建设体育强区、推进健康广西,构建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100个以上体育综合体、1000个以上社区健身中心、10000公里以上健身步道,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0%以上;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成绩逐届提升,参加冬奥会、冬运会成绩取得突破;每个市、县(市、区)建有标准体校,体育后备人才队伍保持在2.3万人以上;全区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