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驱力 不负时代机遇——体育民营企业发展正当时系列报道之五
从智能运动装备助力科学健身到线上赛事连接运动爱好者,从AI训练系统广泛应用到智能化场馆服务球迷,众多中国民营体育企业以科技为帆、创新为桨,在市场竞争中破浪前行,展示了民营体育企业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据相关统计,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4年底的5650.1万户。体育类相关企业超72万户,其中大部分为民营企业。在推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促进体育消费等方面,民营体育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站在时代风口,中国民营体育企业当长风破浪,勇毅前行。
内需强劲 产业发展迎来时代红利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从市场规模看,超14亿人口的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国家连续出台促进消费多项政策,其中冰雪运动、观赛经济、跟着赛事去旅行、户外运动等体育服务产品成为体育消费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国内体育消费市场规模已达到约1.5万亿元,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冰雪经济、体育旅游与体育赛事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市场需求强劲。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推进,冰雪经济已突破季节限制,成为大众消费新热点。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休闲人次达5.2亿,冰雪旅游总收入超6300亿元。崇礼国际滑雪节、海南万宁冲浪嘉年华等活动,作为体育旅游标杆,巧妙融合运动魅力与地域风情。活动开展期间,从装备租赁到住宿餐饮全产业链受益,彰显市场强劲内需。WTT、中网等高水平赛事涌现,彰显了市场对精品体育内容的渴求,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强劲动力。从门票销售、周边产品热销到转播权高价售出,每一个环节都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这些趋势不仅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休闲需求,更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备受重视 促经济发展责无旁贷
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频频发力,体育产业成为促消费的重要一环。从体育消费券发放到金融支持政策出台,无不彰显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重视与支持。民营企业作为体育产业生力军,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推动产业繁荣的重任。安踏、李宁等领军企业纷纷响应号召,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不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激发体育消费潜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民营企业力量。
安踏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安踏品牌将积极响应国家促消费政策,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同时优化线下门店体验,提升服务品质,为激发体育消费活力贡献力量。李宁集团董事长李宁表示,李宁品牌将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深化体育与科技的融合,打造更多高品质、个性化的体育用品,满足多元化体育消费需求,助力体育产业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除了这些行业龙头企业,还有很多民营体育企业在体育表演业、制造业、场馆业取得不菲成绩,这些企业汇成了中国体育产业奔腾发展的重要力量。
强化内驱 勇抓机遇稳健前行
在民企发展的道路上,市场需求与政策扶持不可或缺,而修炼内功、提升内驱力才是立足激烈市场竞争的根本。近年来,很多民营体育企业都在加速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方面加大投入,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应用在体育消费和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还能让企业更精准地捕捉体育消费需求,以高品质、特色化的产品与服务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时,借助国内越发良好的产业政策和营商环境的发展契机,民营体育企业积极调整经营思路,将市场环境趋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近年来,很多民营体育企业积极跨界发展,将体育服务与定制旅游、高端康养、国潮文创等新兴业态融合,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美好生活需求。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体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冯珺表示:“民企唯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强化内驱力,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稳健前行。”
如今,稳定的政策环境、向好的经济态势、群众的体育热情,共同为体育民营经济发展筑就坦途。值此天时、地利、人和兼备之时,广大民营体育企业当激发内驱力,勇抓时代机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转自4月18日《中国体育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