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博览会”多元展示体育时代新彩
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简称“两个博览会”)于9月12日至14日在苏州举行。本次博览会以“体育聚能美好生活”为主题,展会规模总计5万平方米,设5大展区、1个路演推介区,并特设1个外贸优品专区,举办多项配套活动,吸引500余家企业单位参展。今年,“两个博览会”深化优质对接平台的功能,激发体育消费潜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体育文化持续绽放光彩
“我觉得将金牌捐赠给中国体育博物馆,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比放在自己手里要更有意义。”伦敦奥运会举重冠军林清峰在“两个博览会”开幕式现场向中国体育博物馆捐赠奥运金牌。他说,希望这枚金牌成为一个传承的载体,让中华体育精神烙印在更多人心中。
今年的“两个博览会”,十余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到场,他们所到之处让现场参观的群众热情高涨,与冠军的近距离互动,将气氛推向高潮。蹦床奥运冠军董栋说:“作为国家培养的运动员,我们有责任将自己的经验、体验以及对体育深刻的理解通过体育文化的方式传递给更多青少年和群众,以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体育故事。”
在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主题展区,展出文物藏品及艺术作品200余件(套),包括全运会历史文化展、中华体育精神展、运动项目文化成果展、足球项目文化展等重要内容。展览关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以体育、艺术、文化结合的方式,重点展示体操、网球、象棋等代表性项目的相关成果。展览展出冠军运动员捐赠的奖牌、装备等珍贵历史见证物,讲述冠军故事,展现榜样力量,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两个博览会”围绕体育事业发展重点,关注全运会历史文化、中华体育精神、运动项目文化、足球项目文化等重要内容。未来,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要继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展理念,进一步深化展示平台、优化对接平台、搭好服务平台,持续提升“两个博览会”的积极作用。
各大展区凸显多元特色
今年的“两个博览会”31个省区市体育部门全部参展,再次实现大团聚。各地展馆以体育为纽带,深度融合地方文化、旅游与经济元素,展示各地“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新成果。
“这是我前天从窑里背过来的刚刚烧制好的两只青花釉小‘醒狮’。”在“两个博览会”广东馆的十五运会特许商品展区,工作人员孙楚伊向记者介绍着将十五运会吉祥物与广东非遗醒狮形象巧妙结合的摆件。广东馆以“全运领航、粤韵飞扬”为主题,设置四大板块,系统展示体育强省建设成果与十五运会筹备进展。在“全运传承广东印记”展区,六运会、九运会的吉祥物、火炬等实物勾起人们的体育记忆。
浙江馆重点展示“浙BA”篮球赛事和国际时尚体育周两大IP。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浙BA”在7月6日至27日的赛程第一阶段就举办赛事250场,带动文商旅体消费达6.03亿元,配套的体育文旅市集摊位数超1.1万个,显著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同时,“体育力量·青春榜样”展区展出奥运冠军捐赠物品,以及宇树科技、世摩科技等企业带来的机器狗、攀岩机等高科技产品,凸显浙江体育产业的创新动能。
作为主宾省,山东以“好运山东 活力齐鲁”为主题打造1200平方米展区,通过文化之根、活力之源、山海之韵、产业之光四大板块,全面呈现体育与文化、旅游的融合。临淄蹴鞠、庆云八极拳、济宁六艺太极拳等表演轮番登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风筝制作技艺,观众更可通过AI技术与奥运冠军实现虚拟合影。捶丸、投壶等传统体育互动项目,则让观众在体验中感受齐鲁大地丰厚的文化底蕴。
科技体验激活消费场景
科技与绿色成为本届博览会又一亮点。体育科技及服务展区集中呈现智能体育产品、体卫融合方案及数字化运动服务平台,无人机足球联赛、拳击机器人、下棋机器人等互动项目吸引大量观众体验。在苏州馆,7岁的张翼晨与机器人进行象棋对决,他的家长说:“这种科技与传统结合的体验,既激发兴趣,也让孩子感受到创新运动的魅力。”
江西展馆的传统项目“彩带龙”体验区也围满了观众。刘文远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手持龙杆,尝试舞动彩带龙。他说:“亲手体验才能真正感受传统体育的乐趣,既锻炼身体,也加深了对民俗文化的理解。”
本届“两个博览会”同样注重平台功能拓展与实效转化。今年两个博览会同期设置十余项配套活动,向社会推介36个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重点推介40个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并开展文旅项目和赛事推介、体育旅游项目调研等,以博览会为平台,进一步推进政府、市场、社会资源的对接与合作,促进优质项目的签约落地。博览会分会场主题活动涵盖苏州全市、辐射周边地市,通过体育消费夜市、体育嘉年华、群众赛事联动等,打造全民参与、体验感十足的展会,提振体育消费,助力全民健身。(转自9月15日《中国体育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