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体育实践“振翅高飞”

2021-06-16 来源:中国体育报

“地球上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但没有温州人到不了的地方。”这是对吃苦耐劳、敢闯敢干的温州人走出家门闯世界的最形象描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国内,有160多万温州人遍布大江南北,他们创办的企业有3万多家,有37万多个体工商户,年销售总额达到3000多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温州;在海外,有40多万温州籍华侨分布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离家”的温州人,将“走遍万水千山,历经千辛万苦,说了千言万语,想出千方百计,以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适应着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的朴素温州实践、温州品格传播了出去。如今,“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温州体育实践同样也已经得到认可、“振翅高飞”,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鲜活案例,为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政府多做一点 百姓才能“不提篮子”

 

温州市民服务中心,“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文字格外醒目。这座地处温州市中心,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市民中心,是沐浴着浙江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春风投入使用的,1600余项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完成,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这其中,也有温州体育局的办事窗口。据窗口负责人李丹旖介绍,温州体育局在市民服务大厅办理的事项主要有三项:国家二级运动员认定、社会体育指导员申请审核以及一部分体育赛事的审批。

 

记者现场体验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认定的申请办理全过程:只要通过浙江政府服务网平台,按要求在线提交相关材料,通过审核后,现场就可以领取证书。李丹旖介绍说,如果不方便到现场,还可以通过快递形式直接邮寄到家,办理过程甚至可以实现“一次都不跑”。从开始办理到申请完成,也就是10分钟的时间。

 

在温州,曾将办事请客送礼形容为“提篮子”,但现在,“放管服”改革大背景下,“不提篮子”早已成了常态。

 

温州市体育局局长张志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温州体育改革实践,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政府部门要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政府多做一点,群众的满意度就会高一点,能真正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将“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和目标落到实处。

 

“放管服”改革,政府主动“放权”往往受到更多关注,但实际上,作为管理部门,在“放”的同时,更应做好服务和管理,也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升工作成效,引导和激发社会各界共同做好“社会的体育”“人民的体育”的强大动能。

 

温州市龙港市体育馆采用了政府投资兴建,社会企业参与运营的典型“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模式”。游泳是当地群众最热衷的项目之一,无论什么时间段,都能看到大量群众在馆中“劈波斩浪”。据游泳馆运营商王乃贺介绍,在与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时,就明确了游泳馆肩负的公益责任,需要定期免费、低收费开放。

 

更为难得的是,“民生”“公益”不仅仅体现在合同上,也体现在王乃贺的经营理念上。据了解,当地有不少群众希望清晨6时左右就能下水游泳,为了满足这部分群众需求,王乃贺与团队每天6时前确保游泳馆可以正常使用,这背后是十几个工作人员以及水电费用的大量投入和付出,投入产出明显不成正比。“我本身也是温州体育改革的受益者,政府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我们也要跟上。”王乃贺说。

 

很多人说这是“傻”,但在王乃贺看来,这是“爱”,是对体育的“爱”,是对责任的“爱”,是对奋斗终生的事业的“爱”。

 

源于体育 跳出体育

 

作为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位于桃花岛体育公园的奇特冰雪乐园早已名声在外——这座气膜式冰雪运动馆不但满足了当地群众赏冰乐雪的需求,补齐了当地冰雪运动场地短缺的短板,更因为其兴建在污水处理厂楼顶的创新模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