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康奔向现代化的奋进宣言

2020-11-26 来源:中国改革报社副社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五年,提出“十四五”规划建议;谋划十五年,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着眼百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正逢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如此丰富的时间纵深,使得这次五中全会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涵义。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精读全会上的重要文献——6000字的全会公报,20000字的规划建议,6000字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划建议的说明。在此基础上,不妨打开“五个视角”——从百年大党的初心与使命看五中全会,从胸怀两个大局看五中全会,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看五中全会,从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看五中全会,从疫情的警示与抗疫的体会看五中全会。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个“大变局”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妨从五个角度观察——生产力发展水平发生新变化,蓬勃之势“百年未有”;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力量结构变化和重心转移之方向“百年未有”;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全球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所面对之新挑战新机遇“百年未有”;不同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间的对比发生新变化,实践与思考之深刻“百年未有”;变局本身的特征发生新变化,变局形态之复杂“百年未有”。

 

变局之“复杂”,至少有以下呈现方式——既有突如其来之变,也有循序渐进之变;既有“黑天鹅”之变,也有“灰犀牛”之变;既有可以预见之变,也有出乎意料之变;既有顺应大势之变,也有悖逆潮流之变;既有一路向前之变,也有曲折反复之变;既有于我有利之变,也有于我不利之变;既有主动求索之变,也有被动面对之变;既有符合周期之变,也有跳出周期之变;既有进退裕如之变,也有进退失据之变;既有尚未成型之变,也有整体推进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总书记的要求,值得我们深思与践行。

 

带着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本出发点,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妨从四条主线入手——

 

第一条主线:初心与承诺

 

五中全会充分体现了,百年大党带着初心与使命,即将完成对人民的一个重大承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性成就,又勾勒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对人民作出了新的重大承诺。

 

深入领会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可找一个参考坐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一段不到300字的表述,高度凝练地勾勒了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什么样子。时隔三年,我们可把这次五中全会提出的远景目标,与当年的表述作一番对照,从中能看出,有的目标描述得更细致,有的是新增加的,有的则是对原有表述做了提升。

 

其中,“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一句加进来,令人深有感慨。过去三年,个别国家对我进行封锁、打压,一方面给中国的前进增添了阻力,另一方面也让国人有了更坚定的共识:一定要把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是带着斗争的硝烟,进入远景目标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令人期待。其中有四层涵义:一是我们将用15年时间,把人均GDP从1万美元提升到2万多美元;二是这意味着未来15年GDP增速要持续保持在5%左右,难度不小;三是虽有难度,但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有诺必践,说明党中央有足够信心,经过努力,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四是当年党的十三大曾将此设定为“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三步,今天,我们有信心提前15年实现它。

 

从“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涵义更丰富了。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体现出我们党围绕“共同富裕”向人民作出的承诺,境界在不断提升。

 

第二条主线:决心与远见

 

在去年9月3日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作重要讲话,反复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那篇讲话中还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这么讲。早在2018年12月18日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就强调,“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在今年1月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他再次强调,“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在今年9月8日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他又提到,“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

 

从2018年到今天再到明年,我们已经并将继续迎来一系列重大胜利时刻,40年、70年、100年。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带着我们充分总结每一场胜利所饱含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一边不断强调前路之上充满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其中深意,值得深思。

 

今年以来,抗疫斗争展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地方考察,必讲精神力量。这期间他还总结了“伟大抗疫精神”,再次强调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进而再看,五中全会公报里强调“发扬斗争精神”,虽然6000字的公报里这句话只有6个字,但字字千钧,对于判断当前局势、体会中央要求,极为重要。

 

基于决心与远见,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以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为重要。而这次全会把“坚持系统观念”放在如此重要位置上,也令人深思。

 

全会提出,坚持系统观念,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其中每一个短句,都体现着一个重要方面的系统观念。

 

第三条主线:匠心与行动

 

带着始终不变的初心,在重大机遇和大风大浪面前体现坚定的决心,在前进中,还要特别需要一份匠心。匠心,体现为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治理逻辑的精准执行,推进精确改革、精细化治理。

 

在五中全会所作重大判断与部署的深层,体现着百年大党的内在治理逻辑。结合对总书记思想的学习体会,可以梳理总结出六个“在”——

 

其一,在巨大不确定性中牢牢把握确定性。今天中国发展面对着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其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今年春天就强调,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五中全会公报里强调,“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然而,越是充满不确定性,越要牢牢把握确定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讲到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后,紧跟着就强调,“要看到,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这就是在强调确定性。

 

其二,在逆流中能认清方向顺应引领潮流。所以我们看到,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五中全会针对“十四五”时期提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在勾勒2035年远景目标时提出“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就是在具体体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其三,在外部风险之中努力办好自己的事。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这一要求,有四层深意——一是把强大的国内市场潜力释放出来,二是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三是积极应对外部变化但不随风起舞,四是始终清醒懂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条认识主线,就是三“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就体现着“办好自己的事”。它体现内在治理逻辑,属于积极主动作为,具有历史发展纵深,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充满改革开放含量。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问题,但本质上是改革问题。

 

而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我们党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从来都不是来自于外部,从来都来自于自己。去年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始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深刻体会总书记此言之深意,对于理解五中全会精神,对于领会“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至关重要。

 

其四,在做好“六稳”“六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内在治理逻辑,就是处理好“稳、保、进”的关系。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还要不断积极进取,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其五,在制度自信中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既是去年四中全会的要求,也是今年五中全会的要求。在“坚持系统观念”中,就强调了“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正在做的,就是用制度锁定成就、用制度巩固优势、用制度增加定力、用制度抵御风险、用制度逼出短板、用制度激发活力、用制度稳定预期、用制度发展制度。

 

其六,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今年春天到“十一”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10月10日,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在五中全会上,他讲的是“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新”到“先”,一字之变,颇有深意。“新”讲的是“新旧”关系,而“先”讲的是“先后”关系。“先后”关系发生在同行者、竞争者之间。“育先机”更体现紧迫感,体现抢抓机遇。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第四条主线:信心与磨砺

 

带着初心,展现决心,体现匠心,归根结底,五中全会体现了我们要不断增强信心。而充满信心不等于前路一片坦途,我们还要做好经受磨砺的充分准备。

 

在五中全会闭幕后仅过了三天,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继续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的深刻体会。

 

全面深化改革当前的着力点,可以这样作出归纳:既有顶层设计,也有顶层推动,以及分层对接;基层要落实,要探索,还要整合;制度要不断改革完善,制度每天都在运行,运行中要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改革的顶层、中间层、基层都要发挥重大作用;全面深化改革与追求高质量发展,并肩前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应注意“四个结合”——把全会公报、规划《建议》、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学习;把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结合起来;把五中全会精神与总书记下一阶段新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学习;把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与做好我们各自的工作时刻结合起来。

 

五中全会精神里,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里饱含的五个“自”——面对伟大成就,我们无比自豪;自豪的深层,是坚定的自信;共产党人始终要保持清醒的政治自觉;我们再自豪、再自信,也不要忘了勤于自省;把这四个“自”做到,我们就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在民族复兴的路上自强不息。

 

如何进一步读懂五中全会?再提几点建议:要读懂细节,更要读懂全局;要读懂眼前,更要读懂历史;要读懂任务,更要读懂精神;要读懂时代,更要读懂自己;要读懂蓝图,更要读懂征程。

 

“十四五”的蓝图,在明年春暖花开、全国两会召开时,就将最终绘就。每一张蓝图的绘就,都意味着一段新征程的开启。没有征程上的不懈奋斗,就不会有蓝图的实现。

 

最后,结合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对广大体育工作者提两点寄语——

 

一是中国体育盛产精神力量。“十四五”时期的中国,既面对重大历史机遇,又会遇到大风大浪甚至惊涛骇浪。希望中国体育能够不断给国人以鼓舞,不断给中国精神增添新的内涵。

 

二是中国体育站在改革前沿。体育改革所形成的很多治理经验,既体现体育规律也体现改革规律,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作用有贡献。希望中国体育继续勇做改革尖兵。